【百科篇】天然水、蒸餾水、純水、超純水名詞解釋
今天,君浩環保簡單給大家普及一下水處理中天然水、蒸餾水、純水、超純水的知識。
一、天然水中通常含有五種雜質:
1、有機物質(如有機酸、烴類、農藥、酯類和醇類等)。
2、微生物。
3、電解質,包括帶電粒子。
4、溶解氣體,包括:N2、O2、Cl2、H2S、CO、CO2等。
5、顆粒物。
二、蒸餾水是指用蒸餾方法制備的純水:
利用液體混合物中各組分揮發度的差別,使H2O汽化并隨之使蒸氣部分冷凝分離而得的水。通過蒸餾冷凝水處理制得的水,所以里面的無機鹽會含的很少。可分一次和多次蒸餾水。水經過一次蒸餾,不揮發的組分殘留在容器中被除去,揮發的組分進入蒸餾水的初始餾分中,通常只收集餾分的中間部分,約占60%,其含鹽量一般在1~5mg/L左右。
三、純水又稱純凈水、去離子水:
指以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的水為原水,通過反滲透法、蒸餾法、離子交換器法、及電滲析等水處理加工,制得密封于容器內,且沒有添加物、無色透明可直接飲用的水。
四、超純水又稱高純水:
采用預處理、反滲透技術、超純化處理以及后級處理等法,通過水處理將水中的導電介質除去,又將水中不離解的膠體物質、氣體及有機物均除去至很低的水,電阻率大于18MΩ*cm。超純水的含鹽量在0.1mg/L以下電導率小于0.1μs/cm。
以上文章來源于君浩環保(http://www.yaan1.com),專注水處理17年,轉載請注明出處。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