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問答篇】污水處理相關問題及解答集錦(上)
一、污水處理采用氧化溝處理工藝,進水量為3700m³/h,進水BOD5為80mg/l左右,二級排放標準,每日排泥量為50立方米/小時,現污泥濃度MLSS已達到13000mg/l,應怎么處理?
是儀表故障、污泥沉積?MLSS值不應該達到這么高,因為這個數量級的微生物,簡單的污水處理曝氣裝置已經無法達到供氧量了。進水cod=150,bod=35,出水cod=90,bod=28,進水量不連續。開泵抽30分鐘,就要停機,鏡檢有少數鞭毛蟲,氧化溝可以看到大量小顆粒的污泥翻動。請問如何增加MLVSS?
1、水量的升高和進水污染物濃度的增加,是系統正常運轉的前提。
2、水量不夠可暫且關閉幾條線的運行,也可增加水量,集中運行培養。等水量等增加后再開起來。
3、污水處理工程MLVSS的增加還是依賴于上面的前提。
	
二、市污水處理工程很多采用低負荷運行,與常負荷運行有什么不同?
1、相比較之下低負荷運行比較能夠保障出水的達標;而高負荷運行則相反。
2、本身工藝特點和進水情況,會導致以什么樣的負荷來運行的。
3、操作中應經盡量控制,不可負荷過低或過高。
	
三、如果常規的活性污泥工藝需容納部分印染廢水,如何對原工藝進行改進使其符合要求?
1、少量進入對生化系統不會有太大的沖擊,主要是出水水質大大低于排放標準時。
2、對于此部分印染廢水處理,物化段絮凝沉降須到位,否則出水達標可能存在不確定性。可以通過小試來了解混合廢水的物化處理能力,既而來判斷生化系統是否能夠承受。
	
以上文章來源于君浩環保(http://www、jhscl、net),專注于污水處理17年,轉載請注明出處。
	


 


